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6:39    次浏览
市面上最常见的加碘精制盐,4月份起刚刚换了新的白色包装,原先的蓝色包装已不再生产。 市面上最常见的加碘精制盐,4月份起刚刚换了新的白色包装,原先的蓝色包装已不再生产。今年食品安全周提倡“尚德守法”广州连续12天每天一场主题活动从11日到22日,广州向市民开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实验室、超市食品自检室,开办“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”及“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”等科普讲座,同时举行科普宣传进校园、进社区等活动,力求通过展览演示、实地观摩、咨询讲座、现场服务、发放资料、在线访谈等形式,进一步推进食品行业社会公德建设,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,培育市场自发的监管和调节手段,并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行动。文/图记者伍仞通讯员穗食安本月10日上午,广州市食安办联合18个相关部门,在海珠区乐峰广场举行2014年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,拉开了各地同步的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。广州连续数年食品监测合格率超95%今年食安周主题“尚德守法,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”。副市长贡儿珍在启动仪式上致辞,呼吁食品行业尚德守法,市民参与社会治理。她在讲话中表示,近年来广州市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、建设幸福广州和“食得放心”城市等中心工作,大力推进“菜篮子”工程、家禽生鲜上市、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构改革等重点工作,不断深化行业整顿治理,连续几年全市食品整体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5%以上,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,较好地保障了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。她强调,企业遵法守信是食品安全的基础,保障食品安全还应建立在企业自身诚信守法的基础之上。食品企业法人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应当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与品牌声誉,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,诚信生产经营。她同时呼吁,维护食品安全还需要广大市民、街坊共同参与治理,提高自身对食品的鉴别真伪、自我保护和正当维权的能力,科学理性消费,发挥市场机制重要作用,让失信违法企业无生存发展空间。当天,广州各区、县级市也纷纷举行了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。企业代表倡议“尚德守法 诚信经营”在广州,不少拥有老味道、老品牌的食品企业,都坚守着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,为市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把关。广州酒家利口福公司,从原料采购到投料、制作、加工、包装、入库、运输等工序都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(如温度、时间、压力、计量、金属探测等),并设立专人监控记录,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;建立了一套严格的“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范”,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,所有产品中绝不允许加入国家禁止使用的添加剂。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在原料的验收时,会深入药材原料产地,掌控各年份采新季药材种植、初加工、储存等质量相关信息,为制定质量管理策略做基础,又制定了严格的内控标准,从原料的含量、农药残留、二氧化硫、重金属等有害元素方面降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。在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,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行政中心总经理巫辉南代表食品行业,向全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和个人发出了“尚德守法 诚信经营”的食品安全承诺倡议:一是崇尚职业道德,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,坚决反对见利忘义、坑蒙诈骗、制假售假行为。二是恪守法律法规,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,坚决抵制滥用食品添加剂、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劣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,努力营造良好食品市场环境。三是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,虚心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和意见,认真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每一件投诉,不断提高企业服务水平。四是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,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、美誉度,创新品牌质量,打造信用品牌、信用企业、信用行业的全新形象。随后,食品生产、经营、餐饮等环节企业代表在“尚德守法 诚信经营”倡议书上签名。看包装辨假盐1 镭射防伪标识,真盐标识在光照下可以看出中间的“碘”字,而假盐没有。2 假盐包装背面的防伪编号有的会较模糊、印不全,还可能出现重码,“买的时候几包拿起来看一看,防伪码一样的就有问题”。3 假盐包装袋两侧面会有一条明显的折线或折痕。活动现场学习辨真假市民大叹“学到嘢”启动仪式活动现场,各部门组织的真假食品展示吸引了大量街坊。市经贸委的展位上“晒”出几包真假食盐,前来学习鉴别的市民围了几层。工作人员介绍,假盐从包装外观上来说和真盐有三处不同:一是镭射防伪标识,真盐标识在光照下可以看出中间的“碘”字,而假盐没有;二是假盐包装背面的防伪编号有的会较模糊、印不全,还可能出现重码,“买的时候几包拿起来看一看,防伪码一样的就有问题”;三是假盐包装袋两侧面会有一条明显的折线或折痕。另外,市面上最常见的加碘精制盐,4月份起刚刚换了新的白色包装,原先的蓝色包装不再生产,目前可能还有一些库存在流通,将逐渐退出市场,因此如果在市面上见到今年4月以后生产的蓝色包装“加碘精制盐”,可以判断为假盐。世界杯开幕,各式酒类又迎来旺销季节。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察支队的展位所教的真假酒分辨同样聚“人气”。阿sir介绍,假酒包装上的破绽同样是在细微之处:原瓶灌装后放入原盒重新销售的假洋酒,防伪标签粗糙,瓶盖较松,瓶口封装贴纸和真酒有区别,由于是经人手用胶水贴上,所以比较浑浊,晃动一下瓶身,假酒会出现浑浊、有杂质。而假的瓶装啤酒,同样是瓶口的压盖封装较粗糙,口感不同,瓶身上的生产标识打码方式和真啤酒不一样。“不知道的乍眼看上去,真是以假乱真。来逛一圈真是'学到嘢',起码以后购买时都会注意看看细微的地方!”不少市民在学会真假鉴别法后都发出这样的感叹。每天一场主题活动除了启动仪式现场,各相关部门还在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。6月11日至22日,市农业局、市食安办、市经贸委、市科协、市工商局、市卫生局、团市委、市发改委、市公安局、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、市教育局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2个部门,依次每天举办一场主题活动,系统展示过去一年取得的工作进展及未来的目标规划,积极开展针对食品从业人员、监管队伍的培训指导和解疑释惑,细致梳理、积极回应、主动发布各自领域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科普知识。农业部门开展了“田间宣传活动”和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实验室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组织专家面向公众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解读、科普培训和消费指导;市科协组织居民参观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,举办“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”、“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”等科普讲座;工商部门举办“实施新消法,肩负新责任”主题座谈会,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对新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座谈,并将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;经贸部门组织开展“科学食用食盐”科普宣传活动和食盐打假宣传咨询活动;粮食部门开展粮食安全科普进校园宣传普及活动,组织专家到大、中学校举办节约粮食、科学膳食以及粮食质量安全科普专场宣讲;公安部门开展警示教育宣传,公布一批食品安全大要案件,组织媒体进行深入采访;教育部门开展全市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竞赛活动;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将开展生鲜家禽产品上市试点工作宣传和“社区FDA”食品安全系列宣传活动,届时将向市民开放参观超市食品自检室。